作者:楊斌
最近,羅永浩頻繁上熱搜。先是因為370余萬的欠款上了失信人名單,被法院下了限制消費令。
從創業明星到上“老賴”名單,很多人紛紛感慨“區區幾百萬,難倒羅大漢”。
就在大家以為羅永浩要消沉一陣子的時候,羅永浩發出了《一封“老賴”CEO的自白》,再一次刷爆了朋友圈。
作為眾多創業人中的一份子,我對羅永浩很多理念是有共鳴的,尤其是他的自白書,激起了我對創業的一些想法。
01 創業維艱
創業是一種高風險職業,失敗是經常的,成功才是偶然的。
沒創過業的人,想創業,總覺得當老板是一種榮耀。但創過業的人與沒創過業的人,對創業的認知,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羅永浩自從開始做手機后,據說頭發掉了一半,膽結石大了一倍,體重增加了20%。在某次采訪中,向來搞笑的羅永浩,第一次松口說出了真相:隨時發不出工資,隨時倒閉,隨時被債主圍樓,隨時給員工說我們倒閉了,那個時候是想過自殺的。
很多人創業,只看到馬云馬化騰的成功,沒有看到眾多創業失敗者?;蛟S,只是因為歷史是成功者的傳記。那些失敗的,其實是大多數。
就算馬云馬化騰,其實也是有過失敗的,馬云當時見到很多人,都融不到一分錢,有的直接被拒之門外,就算見到面了,多數也是被嘲笑被打擊;馬化騰在創業之初,因為沒錢買服務器,多次想把QQ賣掉,卻沒有賣出去;任正非在創業過程中,經歷了多少曲折?直到現在,依然要面臨多少虎視眈眈的敵人?
羅永浩現在也算是一名失敗者,不同的是,他是在聚光燈下失敗的,還算是幸運的,至少還被惦記著,還能夠發出自白書。很多創業者,失敗了之后,只能默默舔舐自己的傷口,默默地被淹沒,被遺忘。
成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。想創業,需要能力,需要才華,但這只是最基礎的標配。
除了能力、才華,更多的需要眼光、耐力、意志力,這些對創業者來說,是起碼的要素。
光有這些,還不夠,還需要資金、人脈、團隊。
除了這些,更重要的,還需要在對的地點、對的時間,在對的形勢下,做對的項目。
所有的事情差一點點,都沒法成功。
所有的要素都具備了,所有的點都對牢了,才有可能成功。
創業,沒有一個形容詞能形容其難度,光“艱難”兩個字,分量還遠遠不夠,只有創過業的人,才有那種體會。
02 創業是一種使命
羅永浩在自白書中說道:“創業維艱,過程難免窘迫狼狽。但不管身上是血是汗是屎是尿,只要戰士不下戰場,一切都有可能?!?/p>
羅永浩依然熱情不減。
創業需要這種熱情。在這漫長的、舉步維艱的創業路上,沒有熱情,根本走不下去。
羅永浩對產品有熱情,他可以拉住一個人,講一天手機產品。即便已經47歲,他說每次碰到新的電子產品,還會有那種很強烈的幸福感。
羅永浩對事業有熱情,即便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,即便過程難免窘迫狼狽,但他表示錘子科技還會繼續做下去。
那些偉大的創業者,都是對事業有熱情、有使命的人。馬云是,任正非是,羅永浩也是。
走上創業這條路,就不僅僅是為了金錢,更多的是為了創造一份價值,去擔起一份責任,去實現自我的追求和夢想。
這也是一個人能不能創業最根本的出發點,光是從賺錢的角度出發,99%的創業者都堅持不下去。
如果僅僅是為了賺錢創業,在虧得賣房子的時候,還有多少人堅持下去?只有為了使命去創業,才能在失敗之后,一笑置之,坦然面對,繼續前進。
羅永浩在自白信里說:“實在不行,還可以賣藝還債?!薄榜R克吐溫和史玉柱能做到的,我也能做到?!?/p>
他能這么說,說明他的擔當還有,他的意志力還在,我對他仍有期待。
企業家曹德旺說:“人家破產了,有的賴了,有的沒有賴,賴的是少數。企業家的事業是風險事業,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奮斗,要從人格上尊重他們?!?/p>
創業不易,而作為一個旁觀者,我們尤其應該給這樣的創業者理解和支持。創業失敗很正常,東山再起也有萬一。我們要給暫時的失敗者以時間,給信念以尊重,給理想以希望。誰又敢肯定,一個屢敗屢戰的創業者,會這么失敗一輩子?
有人問過羅永浩:“時至今日,你后悔當初的選擇嗎?”
他回答:“有的鳥來到世間,是為了做它該做的事,而不是專門躲槍子兒的?!?/p>
這就是創業者的精神。我想,有這樣的精神,總會有成功的一天。
創業,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,即便如馬云,也是經歷了多少失???馬云曾回憶那段在北京的日子:創業之初,受過挫折、失落過、迷茫過,忍受過地下室,也擠過早上六點的公交車。14個月在北京我們沒有去過長城,走之前的一個禮拜,我帶團隊去了長城,在長城上面大家特別沮喪,從1995年闖到1998年底,覺得該收獲了,但我們還是這個樣子,不知道路在哪兒,不知道該怎么走,不知道該怎么弄。
曾經的心酸,如今看來,也是一種經歷,一種財富。
只要不放棄,所有的艱難曲折,都是為創業增添色彩,讓創業變得更有故事,更有詩意,更有內涵。讓更多的人因為這種創業的精神,而去創業。
創業維艱,所有心懷夢想,信念不死的創業者,都值得被尊重。